首頁
服裝資訊
服裝品牌
服裝企業
產品
訂貨會
展會
專題
麗人網首頁 > 服裝新聞 > 行業動態 > 正文
新疆棉風波持續發酵 疆棉乃至中國棉花市場格局會怎樣變化
服飾編輯:雪人
2021-03-30 09:26來源于:期貨日報
分享:

近一時期,特別是上周末,美歐針對中國棉花及下游制品出口等動作不斷,部分國際品牌和國際機構基于謊言和虛假信息,在其商業活動中排除疆棉及其制品的行為、拜登在首場記者會上的講話,以及中歐相互制裁等事件,均反映出美歐對中國的聯合制衡。在此背景下,疆棉乃至中國棉花市場格局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新季新疆棉農的種植意向會不會改變?未來疆棉如何應對新的市場形勢?這是大家十分關心的問題。

一個驚人變化,產量提升一千倍

“1949年,疆棉產量只有5100噸,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1.1%。隨后,特別是1990年以后,在我國工業化加速、技術進步、政府推動棉花生產轉移等一系列因素提振下,疆棉產業發展迅猛提速。到了1998年,疆棉產量達到140萬噸,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31%,首次突破30%。到了2020年,疆棉產量接近520萬噸,占當年全國總產量的87%,其中2012—2020年,疆棉產量在全國總產量中的占比提高了33個百分點。”菏澤弘一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強已在棉花行業深耕20多年,深深感受到了我國棉花產業的日新月異,他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說,疆棉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原始耕作模式”到“工業化耕作模式”的發展過程。如今,棉花產業已經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作為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棉花總產、單產、種植面積、商品調撥量連續26年位居全國首位。全疆約有一半以上農戶從事棉花生產,棉花生產人口約700萬,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以上來自棉花種植,甚至部分地區農戶收入的60%—70%都來自棉花。與此同時,棉紗也成為新疆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名片,紡織服裝業則成為當地實現優勢資源轉換的支柱產業。

作為資深拾花工,如今主要在新疆從事棉花種植的幾位來自河南省尉氏縣的棉農表示,往年,到了疆棉采摘季節,河南等省鐵路部門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不斷開出專列,把內地的拾花工輸送到新疆,以便讓成熟的棉花及時得到采摘,而如今,大中型“下蛋機”遍布新疆各產棉區??梢哉f,H&M碰瓷疆棉、BCI信口雌黃等都是別有用心的。

據張國強介紹,新疆棉花生產早已高度機械化。有關機構發布的2020年數據顯示,新疆棉花機械采摘率已達69.83%,其中北疆95%的棉花通過機械采摘。即使在最為忙碌的采摘旺季,當地也不需要大量的拾花工了。

自棉花期貨上市以來,記者已連續10多年對疆棉產業進行追蹤調研,目睹了疆棉產業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每當記者看到來自當地維族、漢族等的農戶從昔日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一邊經營著上規模的棉田、軋花廠,一邊開辦著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飲店、農家院時,都會深深感受到,在新疆這個美麗的地方,中國棉花產業及新疆經濟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

多年來一直在新疆沙灣縣推廣土地流轉與棉花種植規?;膹埾蚍逶嬖V記者,有一年,他所在公司的一塊3800畝的棉花田,400名拾花工采摘了近兩個月,而如今,利用機械采摘只用了3天。目前,棉花種植、田間管理、采摘等均實現了集約化、規?;?、機械化,平均一個工人可以完成150畝以上的種植與澆水、打藥、采摘等工作,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與此同時,為了提高棉花質量,新疆很多地區已經實現了籽棉采摘以后不落地,直接運到軋花廠,有效杜絕了“三絲”。

據了解,與手摘棉相比,機采棉成本低,加上品種較為統一、棉桃吐絮時間較為一致,機采棉的整體質量較好,便于大批量銷售與后序加工。市場預計,隨著疆棉產業“五化”即品種良種化、種植規?;?、采摘機械化、質量標準化、銷售期貨化的深入推進,當地紡織產能將進一步擴大,未來新疆有望生產出更多“中國好棉花”。

記者在調研時還了解到,近年來,從棉田選擇到棉種選育,從地膜購買到落葉劑噴灑,從開花結桃施肥到棉桃吐絮管理,從籽棉采摘到運輸與加工等均有一套標準的、規范的操作流程,特別是針對棉花產量與質量,更有較為科學并切實可行的技術與管理流程,至于籽棉加工與皮棉銷售,以及運用期貨工具融資等,也有很多創新。與此同時,國內棉花產業與紡織產業的轉移、鄭棉和鄭紗期貨的影響越來越深入等均給疆棉市場注入了活力。

新時期新氣象,提質降本很顯著

新疆閆氏德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友法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期他一直帶領農業技術人員奔波在新疆各地,重點是指導農戶施好底肥、選好良種與地膜、扎好滴灌帶,爭取為新季疆棉豐產、質量提升打下扎實基礎。

“由于今年天氣條件不錯,當前新疆各地均在積極整地備播,再加上去年籽棉收購價高于棉農預期,他們穩種、擴種棉花的意愿較強。”閆友法說,種棉大戶、軋花廠及紡織企業等早在去年就得知了國外相關機構對疆棉的動作,但對疆棉發展前景一點也不擔憂,因為大家都明白,我國的棉花市場是產不足需的,加上近年來內需快速增長,特別是國內市場對高檔棉花制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大家都在埋頭加油干,只要種出好棉花,銷路根本不用愁。

據閆友法介紹,今年新疆各地在棉花選種方面大范圍推廣“一主兩副”模式。若沒有良好的種子,則一切增產、增收都難以實現。要想把棉花產業做大做強,首先要從棉花種子選育上下功夫。

從記者近年來在新疆棉花市場調研的綜合情況來看,無論是棉花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還是大型農場乃至南疆地區的“散戶”,越來越重視提質降本增效。另外,從上游棉種選育,到下游壓軋紡織,疆棉生產加工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在積極適應機采趨勢,這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市場各主體針對機采棉雜質偏多的問題,正在下功夫改進。

相關機構公布的信息顯示,我國人口大省——河南也是我國重要的棉紡織大省,近年來該省棉紗產量保持在300萬噸,原材料主要以新疆優質棉花為主,下游產品主要用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內地棉花種植面積的調減,再加上疆棉質量的整體提升,在河南等棉花下游產業集中的地區,疆棉的市場份額與定價權得到加強,市場對疆棉的需求穩中有升。

風波背景復雜,產業需要更強大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事業部棉花研究員吳新揚認為,疆棉風波的本質還是貿易戰的延續,其不是單純指向棉花,而是一場對全球紡織業話語權的爭奪。

部分宏觀經濟分析人士認為,美歐對我國動作不斷,進一步印證了美國聯合盟友歐盟制衡中國的執政思路。美歐服裝企業以“強迫勞動”和“種族歧視”污名化新疆,意圖打擊我國棉花產業,是典型的商業問題政治化,其本質是遏制中國崛起。

吳新揚說,國內棉花產量集中在新疆,市場基本自產自銷,且因國內產銷缺口存在,每年還需要進口美國、巴西等國的棉花補充。進而言之,疆棉風波更多是針對以疆棉為主要原材料的中國紡織供應鏈。盡管近些年國內紡織業受限于勞動力成本、貿易摩擦和環保壓力等因素,紡織產能存在主動向外轉移的趨勢,中國服裝在歐美市場的份額也相對降低,但這并不意味著西方國家在紡織服裝供應鏈上“去中國化”的企圖會得逞。

“疆棉風波持續發酵,全球約五分之一的優質棉花供應和約三分之一的高效紡紗產能將不再服務西方市場,但西方市場在中短期內很難找到能夠替代中國的角色。畢竟,憑借從種子、種植、加工到紡紗、織布、印染、制衣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多元纖維原材料供應優勢,以及高效的基礎物流設施,中國在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條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吳新揚說,更重要的是龐大的人口基數、持續發展的經濟實力決定了中國強大的服裝消費市場。2020年我國服裝行業消費額約2萬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之一。中國市場是眾多國際服裝品牌必爭之地,從我國服裝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來看,國際品牌市場份額占比遠高于國產品牌。在疆棉風波后,如果這些國際品牌不能放下偏見,那么龐大的中國市場也會將其拋棄,國產品牌有望迎來崛起機會。

市場情緒釋放,價格回歸基本面

吳新揚認為,此次風波發酵以前,美國等就針對新疆棉花、番茄制品等進行了制裁,其對市場所形成的實質性負面影響早已在價格漲跌中得到體現。近日,伴隨著國內期現貨棉價的高位回落,疆棉風波放大了市場悲觀情緒,而且短期情緒波動的影響大于基本面的作用。從交易角度來看,市場情緒開始轉向,此前一致性看漲預期有所降溫。不過,棉價的大幅調整給了市場一個利空出盡的提醒。從供需角度來看,偏緊的供應形勢逐漸顯現。供應方面,當前迎來主要棉花生產國播種季,價格下跌削弱了全球邊際新增供應的可能性。比如,在美國得州、巴西馬托格羅索州,玉米對棉花的種植替代可能進一步加深。需求方面,經過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被動去庫存,而消費大幅好轉仍需觀察。

“截至目前,2020/2021年度國內籽棉收購加工基本結束,皮棉銷售快于往年。”張國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截至3月19日,全國皮棉銷售率為79.8%,同比提高22.1個百分點,較過去4年均值提高17.3個百分點,其中新疆銷售率為79.3%。

張國強表示,當前國內棉花庫存總量是偏低的,而且每年還需要進口200萬噸來彌補缺口。如果疆棉風波持續發酵,那么最壞的結果是影響150萬—180萬噸中國棉花及制品出口。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減少進口及加大儲備來對市場進行調控。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疆棉風波的影響還會延續,市場情緒也會不斷反復,建議投資者與棉花產業企業冷靜觀察,并注意防控風險。

期貨日報 )
相關資訊
更多>>
資訊
  • 品牌
  • 企業
  • 資訊
  • 產品
  • 商機
  • 三天內
  • 一周內
  • 一個月
晚上睡不着看的正能量